为紧跟智慧城市与轨道交通领域的前沿动态,加强与行业专家学者的交流合作,提升学院相关专业的教学与科研水平,2025年11月1日至2日,太阳成集团122ccvip专任教师王欣雨和刘真应邀前往重庆交通大学,参加第九届智慧城市与轨道交通学术会议暨城市交通智能运维与机器人技术创新论坛。
本次会议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智慧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与重庆交通大学共同主办,重庆中车时代电气技术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等公司协办,还得到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城市轨道交通中心、天津智能轨道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等业主单位及高校和企业的鼎力支持,是国内智慧城市与轨道交通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大会以“智轨融合・绿创未来|数智运维・机创未来”为主题,聚焦智慧城市与轨道交通的深度融合,围绕人工智能、智能运维、机器人技术和绿色创新等行业前沿话题展开深入研讨,吸引了来自全国轨道交通领域的专家学者、高等院校、企业代表、科研机构等共计二百六十多人参会。
专家云集,思想碰撞共话行业前沿
铁道部原副部长卢春房院士对大会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面对“十五五”规划中数字中国与人工智能战略的深入实施,智慧城市与轨道交通的深度融合正成为推动交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力量。他强调,要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加快AI运维、数字孪生、绿色轨道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中国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
在主论坛环节,多位行业知名专家作精彩报告。中南大学教授刘辉就“智能运维机器人感-控-融关键技术体系及全球发展趋势”发表主题演讲,深入分析了全球交通智能化的前沿方向。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仲华、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董绍江、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轨道交通院副院长贺鹏等专家,分别围绕轨道交通装备系统、特种机器人、绿色建造与EPC模式创新等专题,分享了最新成果和工程实践。互动交流环节中,来自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深圳地铁集团、中铁电气化局、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天津智能轨道交通研究院等多位技术专家,围绕“AI驱动智慧枢纽”“轨道+低空融合发展”“EUHT通信技术应用”等展开研讨,现场氛围热烈,学术思想与行业需求深度碰撞。
学术交流和技术论坛环节,西南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等多家高校与科研机构的研究者,分享了轨道交通结构安全、系统韧性、能耗优化等多项研究成果。南宁轨道交通建设集团、上海铁路局、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介绍了智能运维平台、预测性维护技术、特种车辆智能座舱等最新工程应用案例,充分展示了我国轨道交通在数智化与机器人技术领域的创新实力。同时,针对轨道交通设备复杂、环境特殊导致人工检测自动化程度低,易因人员疲劳、经验水平差异等出现检测不标准的问题,专家们也展开了深入探讨,为相关技术优化提供了思路。
实地参观,感受科研与产业融合成果
会议最后,与会代表参观了重庆交通大学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深入了解交通机器人、智能检测装备及轨道交通运维系统的最新研发成果。专家们一致认为,重庆交通大学在轨道交通智能装备与运维机器人领域的科研实践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经验。教师代表也表示,此次参观让自己直观感受到了科研成果与产业应用的紧密结合,对今后教学中融入实践案例具有重要启发。
参会收获颇丰,助力学院发展再上新台阶
此次参会,王欣雨老师积极参与各项交流活动,结合学院在城市轨道车辆应用技术、智能交通技术等相关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实践,与来自高校、企业的专家学者就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产教融合协同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沟通,分享了学院在培养适应智慧城市与轨道交通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方面的经验与做法,同时也学习借鉴了其他单位的先进理念与成功案例,及时了解了领域内最新发展动态、前沿技术成果与行业人才需求导向,也为学院加强与行业内高校、企业的交流合作搭建了良好平台。
刘真老师表示,将把此次会议所学的前沿知识、创新理念与行业经验融入到今后的教学、科研工作中,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推动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同时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协同合作,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新路径,为培养更多适应智慧城市与轨道交通行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贡献力量,助力学院相关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再上新台阶。
太阳成集团122ccvip始终高度重视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与学术交流工作,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各类高水平学术会议、行业培训与交流活动,旨在通过“走出去”的方式,拓宽教师视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科研能力,进而推动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行业产业升级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撑与智力保障。
作者:王欣雨、刘真
编辑:汪兴 审核:太阳成集团122ccvip
上一条:太阳成集团122ccvip2025级师生座谈会
下一条:太阳成集团122ccvip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 部署科研教学与安全工作
【关闭】